北京时间8月11号消息,在青海发现了一种消失了四十多年的珍稀鱼类,消息公布后直接冲上了当地的热搜榜,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。
据悉,这是一种罕见的肉食性鱼类,那么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呢?
【资料图】
最近,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联合了玉树当地的农牧执法局,以及其他多部门,进行了联合科学考察调研活动。
他们在三江源区的澜沧江上游扎曲流域囊谦段,有了重大发现。专家们重点是观察以及掌握的鱼类资源和种质收集。
结果无意中看到了一种形状奇特鱼,看起来很像是长江中的娃娃鱼。
专家在经过仔细观察和比对后,确认发现的鱼就是细尾鮡。
可能很多小伙伴对于该物种不是很了解,专家介绍,细尾鮡属于青藏高原特有的鱼类,也是澜沧江在三江源流域唯一肉食性底栖原生鱼类。
它们种群本身就非常少,一直都是濒危物种,后来加上人类活动对于它们生存空间影响,以及有些人违法捕捞等,导致该物种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。
上一次在青海有少量记录发现,还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,之后虽然一直在重点监测,可是再也没有发现它们的踪迹。
所以对于这一次的发现,专家们非常兴奋,因为这一次的发现,说明了很多的问题。
首先是作为三江源流域很罕见的肉食性鱼类,它们虽然个头不大,但是非常凶猛,不管是牙齿还是身体,均可以作为武器攻击其他鱼类。
而且它们对栖息地环境要求也非常苛刻,如果是水质不好,或者是食草性鱼类的品质不到位,它们甚至都不会捕食。
因此现在时隔多年再一次发现它们的踪迹,专家表示,作为当地水体水生生物生存状况的生态指征物种,这就间接反映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现在正在逐步恢复。
近些年青海当地加大水生态保护和禁捕工作力度,现在看来,开始显现成效了。
专家们决定,接下来成立专项调查组,在此地进行进一步深入科考,也许会有更多“消失”的鱼类被发现。
而对于细尾鮡的保护,当地也是决定拿出针对性措施,也提醒到当地旅游的小伙伴,注意保护水源,不可随意捕捞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