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贸易 > 正文

冒雨转移安置群众的街道干部

主持人:上周末,为应对强降雨,保障群众生命安全,全市共有3000多户、6000多人被转移到安全的位置。而负责这项重要工作的,就是广大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。他们顶风冒雨、坚守岗位,确保辖区内居民转移安置不落一户。我们跟随记者孙博的报道,来认识他们当中的一员——河西区下瓦房街道办事处主任房磊。

昨天(7月30日)上午11点多,河西区的雨势突然加大。房磊赶忙抄起雨伞,拿着辖区内居民转移安置名单,快步来到福建路上的增延胡同。

(现场音:下雨声,脚步声,敲门声,房磊:赵师傅,在家吗……压混)


(相关资料图)

增延胡同,始建于1923年,至今已经有百年历史。这里由5栋二层洋楼组成,每栋洋楼都有半地下室的结构,里面居住的大多是外来租房户。从29号夜间开始,房磊和社区工作人员就开始组织这些居民转移到周边酒店居住,可环卫工人赵女士担心家里被淹,迟迟没有动身。因为雨势变大,房磊再次劝说她尽快转移:

(现场音:下雨声,房磊:怎么样您这半地下的结构?不行下午转移到酒店吧,咱们政府都给准备好房子了。

赵:住过去,我家里泡了怎么办呢?

房磊:咱先保证生命安全。

赵:行,一旦情况不好,我们就去酒店。)

从赵女士家出来,房磊又前往台北路34号,那里的一间地下室里住着两名租户,一个是外卖送餐员,另一个是饭店的厨师。之前几次动员,两个人都没在家。这次造访,房磊终于见到了外卖员孙先生:

(现场音:脚步声,房磊:孙师傅,社区都跟您说好了哈,雨再大的时候,街道已经在酒店给您开好房间了,咱们到那去避险,社区陪着您到那办入住手续。

孙师傅:谢谢关心,打了好多次电话了。)

房磊说,下瓦房街道辖区面积1.8平方公里,老旧房屋多,特别是德式二层小别墅的地下室淹泡风险较大。从接到本轮强降雨预警开始,他已经连续2天坚守在办公室,完善应急预案,对所有需要转移安置的居民完成了登记造册:

(录音:做预案的时候就要摸清底册,转移的都是谁,这个数是动态变化的。原来我们底册上是56人,昨天又对了一遍,精准到现在29户、48人。转移了多少户、有多少人未转移,没有转移的原因也要一户一核。你看在市曲艺团的院里头,也是德式小别墅,还有一部分半地下室,他们没转移。人家说跟市曲艺团联系好了,一有雨情就去曲艺团的会议室避险,这就可以了。)

房磊今年46岁,身材高大魁梧,冒雨到处奔走,虽然打着伞,可身上的衣服很快就被雨水打湿了。确认完所有居民通知到位,房磊又来到安置酒店,询问已经入住的居民情况。台北路12号院的居民杨女士说,从29号晚上开始,他们一家三口就搬到了酒店,感觉特别安心:

(录音:我们是地下室,一到下雨就从地底往上渗水。前两三天就开始通知了,居委会街道走访,叮嘱我们赶紧撤离。甭看不在家住,沙袋也给我们码好了,确实挺好。)

截至昨天,下瓦房街道已经把转移安置名单当中的11户、17人安排到酒店入驻,剩下的居民无论是投亲靠友,还是向楼上的邻居借住,房磊都逐一进行了核实。对名单中高龄、独居、残疾的14位居民,他也都安排了专门的社工一对一进行照护。房磊说,只要本轮降雨不结束,他都会继续坚守岗位,做好防汛工作,确保所有居民安全:

(录音:我们不断巡视,查看有没有积水。还有根据大风情况,看户外广告设施、屋顶、树木倒伏。同时如果雨情特别大,我们还要巡视奉化桥、光华桥下的涵洞,如果积水严重,立即开展会商机制,提前控制断交。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先保证生命安全。)(记者孙博)

标签:

热门资讯

最新图文

资讯播报